西洋歌劇名作解說(下)
496 頁
備註說明
載入中,請稍侯...
商品說明
格魯克為歌劇創造出古典宓靜的高雅精神,莫札特添加了細微機巧的心理摹臨,韋伯帶進了浪漫狂野的戲劇氣氛,羅西尼勾勒出洞悉人性的精明筆致,貝利尼揮舞出纏綿緋惻的情韻……歌劇之門堂皇奧妙,歌劇世界充滿了哀頑感艷的恢宏與迷離。
 
《西洋歌劇名作解說》囊括了音樂史上56位大師的108部經典歌劇,文筆簡潔優雅、劇情敘述流暢分明,兼具學術與閒暇欣賞之雙重價值。歌劇,這項有「最華貴的藝術」美稱的精緻領域,正等待著無數愛樂者來探索追尋。

目 錄
格林卡(Glinka):
伊凡‧蘇薩寧(Ivan Susanin,即為沙皇獻身〔A Life for the Tsar〕)
斯美塔那(Smetana):
被出賣的新娘(The Bartered Bride)
鮑羅廷(Borodin):
伊戈爾王(Prince Igor)
穆索爾斯基(Musorgsky):
鮑里斯‧戈杜諾夫(Boris Godunov)
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
葉甫蓋尼‧奧涅金(Eugene Onegin)
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
德沃夏克(Dvořák):
水仙女(Rusalka)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
薩特闊(Sadko)
沙皇的新娘(The Tsar's Bride)
金雞(The Golden Cockerel)
拉赫瑪尼諾夫(Rakhmaninov):
阿列科(Aleko)
尼古拉(Nicolai):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Di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蓬基耶利(Ponchielli):
歌女焦孔達(La Gioconda)
普契尼(Puccini):
藝術家的生涯(La bohème,又譯波希米亞人)
瑪儂‧萊斯科(Manon Lescaut)
托斯卡(Tosca)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西部女郎(La fanciulla del West)
外套/修女安傑麗卡/賈尼‧斯基基(Il tabarro / Suor Angelica / Gianni Schicchi)
圖蘭朵特(Turandot,又譯杜蘭朵公主)
萊翁卡瓦洛(Leoncavallo):
丑角(Pagliacci)
馬斯卡尼(Mascagni):
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
伊麗斯(Iris)
蘇佩(Suppé):
薄伽丘(Boccaccio)
奧芬巴赫(Offenbach):
地獄中的奧爾菲斯(Orfée aux enfers)
美麗的海倫(La belle Hélène)
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
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蝙蝠(Die Fledermaus)
吉普賽男爵(Der Zigeunerbaron)
維也納氣質(Wiener Blut)
普朗凱特(Planquette):
科爾內維爾的鐘(Les cloches de Corneville)
萊哈爾(Lehár):
風流寡婦(Die lustige Witwe)
薩利文(Sullivan):
日本天皇(The Mikado)
洪佩爾丁克(Humperdinck):
漢澤爾與格雷太爾(Hänsel und Gretel,又譯韓賽爾與葛麗特)
夏龐蒂埃(Charpentier):
路易絲(Louise)
德彪西(Debussy):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éas et Mélisande)
里夏德‧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莎樂美(Salome)
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
阿里阿德涅在納克索斯(Ariadne auf Naxos)
焦爾達諾(Giordano):
安德萊‧謝尼埃(Andrea Chénier)
拉威爾(Ravel):
西班牙時刻(L'heure espagnole)
孩子與魔術(L'enfant et les sortilèges)
巴托克(Bartók):
藍鬍子城堡(Bluebeard's Castle)
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
夜鶯(The Nightingale)
浪子的歷程(The Rake's Progress)
貝爾格(Berg):
沃采克(Wozzeck,又譯伍采克)
璐璐(Lulu,又譯露露)
普羅科菲耶夫(Prokofiev):
三橘愛(L'amour des trois oranges)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奧爾夫(Orff):
伶俐姑娘(Die Kluge)
格什溫(Gershwin):
波吉與貝絲(Porgy and Bess)
魏爾(Weill):
三分錢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
蕭斯塔科維奇(Shostakovich):
卡捷琳娜‧伊斯梅洛娃(Katerina Izmaylova,即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of the Mtsensk District〕)
梅諾蒂(Menotti):
阿梅利亞赴舞會(Amelia al ballo)
布里頓(Britten):
彼得‧格萊姆斯(Peter Grimes)

編譯者簡介
張 弦
1923年生,黑龍江省海林縣人。1944年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音樂系。曾任牡丹江市師範學院音樂教員兼市委管樂隊隊長。1947年入伍,任特種兵部隊軍樂隊指揮。1951年成為總政治部文工團軍樂隊的第一任指揮,在該團歷任民樂隊長、歌劇團樂隊隊長等職,曾到蘇聯、東歐各國訪問演出。1958~75年歷任中國煤礦文工團歌劇團團長兼指揮、空軍軍樂隊指揮兼副隊長、解放軍總後勤部文工團歌舞團副團長兼指揮,1975年到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從事日語教學工作,1986年退休後擔任中國科技經營管理大學語言學院名譽院長、北京海淀走讀大學國際語言學院名譽院長。著作有《日本語同形異義詞辨異》、《歌曲作法教程》等。
 
申文凱
1924年生,吉林市人。1944年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音樂系。多年從事音樂教育和地方戲曲的教學、研究、創作工作。1960年以後,參加吉林省地方新劇種吉劇的創建工作,任吉林省吉劇團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創研室主任、吉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著作有《吉劇音樂》、《吉劇曲牌音樂》、《吉劇創腔參考》以及論文多篇。退休後從事日文音樂著作的翻譯工作。
 
徐國弼
1924年生,遼寧省遼源縣人。1943年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音樂系。多年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先後擔任哈爾濱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科主任、東北音樂專科學校附中鋼琴學科副主任、吉林藝術學院理論作曲教研室教授、主任等職務。撰有《現代複調音樂概論》、《室內樂的寫作與欣賞》,翻譯《古典鋼琴樂曲的裝飾音》、《音樂心理學》、《世界音樂教育概況》等。
 
安紹石
1924年生,黑龍江省寧安縣人。1951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天津)作曲系。曾任天津市第一中學音樂教員和天津幼兒師範高級講師。1990年退休後從事日文翻譯工作。
徐華英
1939年生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1956年回到中國,1957~66年就學於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曾在瀋陽空軍文工團擔任獨唱演員、鋼琴伴奏。1977年進入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起擔任音樂編輯。

……歌劇的繁複精緻,使得歌劇的世界一直被人們所誤解或忽略,也常令有心一窺堂奧的樂迷有不知從何開始之感。在台灣,歌劇一直是推廣音欣賞最棘手的一環;有志者推出一套又一套的書籍,但未必合乎入門者的需要。這套《西洋歌劇名作解說》解說詳實、譯文簡潔流暢、劇情介紹緊湊無零碎之感;假如能在欣賞唱片的時候對著本書按圖索驥,必能大有斬獲。……
符立中
1993年6月
 

概 述:
歌劇的歷史
■歌劇的誕生 帶有音樂的戲劇很早以前就有了。而今天被稱之為「Opera」的西歐音樂形態的歌劇,直接起源於十六世紀末期的義大利,具體說來,也就是1597年在佛羅倫薩喬瓦尼‧巴迪(Bardi, Giovanni 1534~1612)伯爵的宮廷中,誕生了「Opera」(歌劇)。
 
當時的一些貴族和風流雅士在宮廷裡聚會,進行藝術欣賞活動,這種聚會稱為「卡梅拉塔」(Camerata)。其中,在巴迪伯爵的卡梅拉塔裡,試圖演出古代希臘的戲劇,當時的詩人里努奇尼(Rinuccini, Ottavio,1562~1621)和作曲家佩里(Peri, Jacopo 1561~1633)、卡奇尼(Caccini, Giulio 1551~1610)等人合作,完成了取材於希臘神話的音樂劇《達夫內》(Daphne是希臘神話中河神的女兒,太陽神阿波羅初戀的美麗少女,後來變成了月桂樹──譯者),1597年非正式地上演了這一作品,人們就把這件事看作是歌劇的誕生。由於當時卡梅拉塔中的人們把古代希臘的戲劇誤解為本質上就是獨唱,所以《達夫內》也是以獨唱為主,加上樂器伴奏。
 
《達夫內》的樂譜沒有保留下來,現存的最古老的歌劇是1600年上演的《尤麗狄茜》(Euridice)。這部歌劇的詩是由里努奇尼寫的,佩里和卡奇尼二人各自為這一詩詞寫了音樂(後者在1602年上演),二者之間沒有太大的差別,上演後都受到了人們的熱烈稱讚。這些作品的上演獲得成功之後,相同類型的作品就開始陸續誕生了,由佛羅倫薩向義大利全國各地普及,這便是今天歌劇的起源,但在當時還被人們稱作「音樂劇」(dramma per musica)。
 
當時正是處在「單旋律音樂」(monody)逐漸取得優勢的浪潮中,而音樂劇是與單旋律音樂一起共同發展的,所以,當時的音樂劇完全是一種單旋律音樂的說白式詠嘆調的作品。
■義大利的巴羅克歌劇 在佛羅倫薩興起的歌劇傳到威尼斯後繁榮了起來。威尼斯派最大的作曲家蒙泰韋爾迪(1567~1643)由於多年來從事牧歌的作曲,因而掌握了如何通過音樂手法來表現歌詞內容特點的技巧。他有一句名言︰「語言應該是音樂的主人,而不是奴隸」。這一精神在他的作品中非常完美地得到了體現。他的代表作品是1607年的《奧爾菲斯》(Orfeo)。直到1642年在他七十五歲時發表了最後一部大作《波佩阿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為止,一生寫了大量的歌劇。
 
他所寫的歌劇,基本上是繼承了誕生時期的形式。但音樂更加豐富,戲劇效果也進一步加強。他巧妙地使用了不協和音,在管弦樂中使用了弦樂器的震音,用樂器來表現登場人物的性格,還運用了主導動機那樣的簡短樂句,來預示或表現歌劇中的某些重要情節和戲劇氣氛。
 
歌劇在威尼斯已經成為一種群眾性的藝術生活內容,十七世紀末,在這座共和城巿中,僅為上演歌劇而修建的劇院就有十五所之多。
 
接著歌劇傳到了那不勒斯,詠嘆調成為中心而得到發展。亞歷山德羅‧斯卡拉蒂(1660~1725)從羅馬遷到了那不勒斯,寫了不少作品,為順應時代的要求,很多作品都特別使用了返始詠嘆調形式。還在宣敘調中用管弦樂的伴奏來緩和同詠嘆調之間的對立。那不勒斯從十七世紀末開始,大約經過一百年,以斯卡拉蒂為首的一些作曲家們使歌劇大大地繁榮了起來。在那不勒斯樂派中,最引人注目的歌劇作曲家是佩爾戈萊西(1710~1736)。他的《女僕作夫人》(La serva padrona)作為喜歌劇中的一部傑作而成為後世的典範。
義大利初期的歌劇,除前面所講的三個城巿之外,在羅馬也很盛行。羅馬作為教皇的寶座所在地,民間世俗歌劇是受壓制的。但同威尼斯在器樂的使用方面、那不勒斯在「美聲」唱法方面的發展情況相比較,羅馬也可能是由於適應宗教環境的關係,在合唱的表現力上很明顯地得到了加強。總之,到十八世紀,在義大利上演過的歌劇作品據說有四萬二千部左右。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從其它作品中拼湊或剽竊來的。儘管如此,從中也還是可以窺視到歌劇興盛的一般狀況。
 
當時在歌劇創作中盛行一種現象,就是歌手們利用歌喉賣弄技巧,大耍噱頭,舞臺裝置大事鋪張,以顯示場面的宏偉華麗,歌劇就這樣開始衰落了。
 
在那不勒斯,還有一點是人們所不應該忘記的,那就是把原來在幕間插入的「插劇」發展成了「喜歌劇」,而與之相對的「正歌劇」方面,編劇家梅塔斯塔西奧(Metastasio, Pietro 1698~1782)作為一位典範的作家受到人們的崇敬。
 
■英法德歌劇的初期 義大利的歌劇向北傳到了別的國家。法國於1647年在巴黎上演了歌劇,但法國式樣的歌劇的形成,還是依賴了從義大利來的作曲家呂利(Lully, Jean-Baptiste 1632~1687)。他在歌劇中大量採用芭蕾舞,並加強合唱的作用,還有效地運用了法語的朗誦法。接著由拉莫(Rameau, Jean Philippe 1683~1764)繼承了呂利的傳統,在音樂上給予歌劇以深刻的表現。
 
英國歌劇的上演時期較晚。在歌劇音樂方面,最大的作曲家是珀賽爾(Purcell, Henry 1659~1695),作為他的純歌劇作品來說,《狄多與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傑作。
 
德國歌劇的誕生比英法兩國都早。一般說來,是在義大利歌劇的統治下發展起來的。許茨(Schütz, Heinrich 1585~1672)為義大利最早的歌劇《達夫內》的德語翻譯本作了曲。可是當時的德國盛行義大利歌劇,只有漢薩同盟中的漢堡一個城巿上演德國歌劇。雖然也出現過一些像凱澤(Keiser, Reinhard 1674~1739)那樣引人注目的作曲家,可是德國歌劇已逐漸衰落,到了1738年,就連漢堡也不再上演德國歌劇了。
但是在漢堡歌劇處於這種背景時卻出現了一位大作曲家亨德爾(1685~1759),他的歌劇竟達四十部以上,可以說是集歐洲歌劇之大成。
 
■喜歌劇的發展 到了十八世紀的後半期,在義大利,人們對那種內容空洞無味、表現手法誇張的正歌劇已經感到厭倦,而對一些取材於日常生活、使用日常語言的喜劇內容的喜歌劇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當時最優秀的作曲家帕伊謝洛(Paisiello, Giovanni 1740~1816)、皮欽尼(Piccini, Niccolò 1728~1800)、奇馬羅薩(Cimarosa, Domenico 1749~1801)、洛格羅希諾(Logroscino, Nicola 1698~1765)等人從事喜歌劇的作曲,最優秀的劇作家哥爾多尼、特林凱拉、切洛尼等人為之編寫劇本。題材也脫離了舊的即興喜劇(十六世紀中期在義大利形成的一種喜劇,演員多帶有假面,即興道白。十七世紀初傳入法國──譯者)型,多以西班牙和土耳其的故事為背景,或從各種各樣的童話中取材創作。
 
法國從十八世紀初開始,人們都喜歡成群到城外小劇院裡觀賞一種叫作「沃德維爾」(Vaudeville)的通俗喜劇。這種通俗喜劇主要是把另填新詞的名曲和流行歌曲等搬上舞臺,內容帶有強烈的諷刺性。可是自從1752年佩爾戈萊西的《女僕作夫人》在巴黎上演得到好評之後,就出現了很多模仿性的作品。在巴黎,支持舊有的法國宮廷歌劇的一派,同支持這種新喜歌劇的一派展開了激烈的論戰,成為音樂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喜歌劇之爭」。屬於義大利派的盧梭(Rousseau, Jean-Jacques 1712~1778)作曲的《鄉村占卜師》(Le devin du Village)是按著喜歌劇的體系寫成的,這一作品非常成功。此後,在法國,喜劇性的歌劇也就迅速發展起來了。但是法國喜歌劇同義大利喜歌劇是不一樣的。法國是以有道白為特徵的。蒙西尼(Monsigny, Pierre Alxandre 1729~1817)、菲利多(Philidor, François André Danican 1726~1795)、格雷特里(Grétry, André-Ernest-Modeste 1741~1813)等作曲家都從事法國喜歌劇的作曲。他們的一些作品也不一定都是以喜劇性為主要因素。到了十八世紀末期,法國喜歌劇這一名稱僅指具有道白的一種歌劇形式。
 
英國在十八世紀中期,流行著一種敘事歌劇,這種歌劇是以社會上所發生的事件為題材,吸收民謠和流行歌曲,模仿義大利歌劇的誇張手法,進行政治性的諷刺,在英國人民群眾中非常受歡迎。這對於亨德爾等人的正統歌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初期的「乞丐歌劇」。
 
這種敘事歌劇被移植到德國獲得了成功,成為「歌唱劇」的基礎。歌唱劇首先在北德意志盛行,十八世紀的後半期,希勒(Hiller, Johann Adam 1728~1804)、本達(Benda, Jiří 1722~1795)等作曲家,都為這種通俗的歌唱劇寫過音樂。
 
另一方面,在維也納從很早以前就盛行滑稽劇。特別是十八世紀後半期,法國的喜歌劇被移植到這裡,受到了人們熱烈的歡迎,並用德語上演了同樣的作品。這樣,歌唱劇就開始流行起來。莫差特(1756~1791)和迪特斯多夫(Dittersdorf, Karl Ditters von 1739~1799)也都為這種歌唱劇作過曲。
 
■格魯克的改革 格魯克在他的《阿爾西斯特》(Alceste)的序文裡公開發表了他的改革意圖。他的改革總而言之就是︰要使音樂服從戲劇的效果,要抑制歌手的專橫和虛榮心,要除掉那些同戲劇和臺詞無關的裝飾性的音樂,序曲要同戲劇的特點聯繫在一起等等。企圖排斥當時聲樂萬能的非戲劇性的歌劇,而使戲劇與音樂做到真正的統一。
 
直到他四十七歲時寫出《奧爾菲斯與尤麗狄茜》(Orfeo ed Euridice)為止,大約共寫了三十部歌劇,但全都是未能脫離義大利歌劇常規的作品。《奧爾菲斯與尤麗狄茜》是使他成為第一流歌劇作曲家的一部關鍵性作品。它成了近代歌劇的基礎。在這以後的任何一部作品中,都顯示著他的改革精神的傑出成果。格魯克的作品在巴黎上演後,引起了同創作義大利歌劇的皮欽尼派之間的爭論,結果是皮欽尼派敗北。
……(下略)
 
一般登入
VIP登入
0
購物車
搜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