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藝術歌曲 詩詞與音韻《康謳紀念叢書 歌唱語文音韻系列6》
編號:B498
ISBN:9789866054075
作者/演奏者:桃立含 著
歌曲是藉心、靈、體融合所產生的一種藝術,能將美感忠實的呈現出來,本書提供給喜愛德國藝術歌曲並希望走向專業領域的歌者使用,筆者盼望藉此書,可以讓每一位喜愛德國藝術歌曲的讀者,不但在練唱上有事半功倍的經驗,在詮釋上更能得心應「口」。 [康謳紀念叢書:歌唱語文音韻系列]
備註說明
載入中,請稍侯...
商品說明

歌曲是藉心、靈、體融合所產生的一種藝術,能將美感忠實的呈現出來,本書提供給喜愛德國藝術歌曲並希望走向專業領域的歌者使用,筆者盼望藉此書,可以讓每一位喜愛德國藝術歌曲的讀者,不但在練唱上有事半功倍的經驗,在詮釋上更能得心應「口」。 [康謳紀念叢書:歌唱語文音韻系列]

【前言】

在歐洲音樂史中,最初義大利人用方言演出歌劇(Dialek-Opern),主要是演唱民俗歌謠;接著,法國人有了他們著名的詼諧歌劇(Opera Comique);而英國人則以敘事形式作為歌劇的表達(Ballad Opera),到了德國,便將其發展成為日後的輕歌劇(Singspiel),這個新方向漸漸的讓藝術歌曲再生了。

起初鮮少有人把音樂和詩詞相提並論,詩人歌德(J. W. v. Goethe, 1749-1832)則深信詩詞佔有更重要的地位,然而,後來的作曲家,如沃爾夫(H. Wolf, 1860-1903)等人不僅重視歌詞,並刻意且很用心的將詩人莫里克(E. Morike, 1804-1875),等人的詩和音樂融合在一起。

大約從作曲家莫札特(W. A. Mozart, 1756-1791)的時代,開始了用鋼琴作為藝術歌曲的伴奏,而鍵盤藝術的技巧愈熟練,表達的慾望就愈強烈,僅是旋律加上一些少數基本的和弦,已不再符合時代的需求,器樂的伴奏開始負起塑造整首曲子的責任。一直到十九世紀,鋼琴伴奏已逐漸的將藝術價值充分的提昇起來,以致於在音樂的發展史上劃下了新的里程碑。

由於譜成曲調的詩詞文字多半不被視為好的文學作品,加上作曲家譜曲時已不將詩詞當作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而產生一種現象,就是當時文壇中的一些重量級人物如:諾瓦里斯(Novalis, 1772-1801)、洛伊投特(H. Leuthold,1827-1879),及馮他奈(Th. Fontane1819-1898)等人,他們的詩詞鮮少或根本沒有被譜上曲;反而是當時文藝界中不被重視的詩人如繆勤(W. Muller, 1794-1827)、阿爾瑪斯(H. Allmers, 1821-1902)等人藉由歌曲而聲名大噪。特別是阿爾瑪斯,當時他還相當抵制作曲家布拉姆斯(J. Brahms, 1833-1897)將其詩「孤寂的田野(Feldeinsamkeit)」譜成曲,而正是這一首曲子讓他永垂不朽。

許多作曲家往往選自己感興趣,或者與其有類似生活經歷的詩人搭配著寫曲,例如:貝多芬鍾情崖特勒斯(A. Jeitteles, 1794-1858),舒伯特偏愛麥雅霍夫(J. Mayrhofer, 1787-1836),華格納則選擇維森棟客(M. Wesendonk, 1828-1902),以及布拉姆斯喜愛卡爾貝克(M. Kalbeck, 1850-1921)的作品等。1816年貝多芬唯一的聯篇歌曲《致遠方的愛人》(An die Ferne Geliebte, OP. 98, 1816)原文的歌詞就是他個人處境的寫照;他把整首詩的要點融會貫通,對詩中的細節交代得鉅細靡遺,如此便成為史上第一部聯篇歌曲形式的結構,這自傳式的歌曲内容看得出來不是從有名的文學作品中選出的;但仍有一個例外,在十九世紀初期,貝多芬對詩人歌德的作品特別鍾愛,因為感覺其詩境非常貼近他的音樂。再者,十九世紀後期的作曲家開始成了愛看書及挑選書的專家;像舒曼、布拉姆斯及沃爾夫等人都能背誦許多經典詩詞,而且還不斷關注新出版的著作。

很自然的,分節式歌曲(Strophenlied)開始演變出不同方式的變化,從傳統的分節式到變化的分節式(Variiertes Strophenlied),再創新成不反覆的貫穿式歌曲(Durchkomponierteslied),這個新的方式漸漸普遍起來,並且展現了魅力。

德國男中音費雪狄斯考(D. Fischer-Dieskau, 1925-2012)是二十世紀公認最佳的德國藝術歌曲詮釋者,他認為,要適當的詮釋一首歌曲,傾聽一個聲音的音色,需要不斷的研究題材内容,將每個作曲家的特點、音質深植心中,這在藝術歌曲的領域内,詩詞可以幫助我們容易地做到,而且,歌唱是最活同時是最敏銳的一種音與音之間的聯繫。

在藝術的領域裡,歌曲是藉心、靈、體融合所產生的一種藝術,能將美感忠實的呈現出來。音樂和詩詞有一股「讓人不斷變化」的魔力,就是:他們都從心靈發出並在聽者心中產生共鳴!然而,現代藝術歌曲不只對歌者音準的能力及節奏的精確度上有更高的標準,且往往在音程上要求如同樂器一般的呈現,因此藝術歌曲將會有什麼變化,有待未來揭曉。

以往,聽眾常常聽不清楚歌者所唱的語言。如今,這個現象已很少發生。然而,有時仍然分辨不出學生所唱的歌詞内容。不僅德語,法語、義大義語、西班牙語、捷克語或俄語等是如此,甚至連我們熟悉的英語及國語也常常讓人聽得十分吃力。換言之,聲音再好,表情再豐富,但如果咬字不清,總會讓人有食不知味的感覺。受過訓練的歌唱者都明白歌詞的重要性;演唱的文字内容若無法清楚表達或傳授出去,唱歌就失去意義了。

筆者認為唱歌其實就是一種帶著旋律及共鳴的說話方式而已。然而說話的段落及清楚的口齒應該有條件的;除了要懂得語言意涵,咬字清楚,說話速度及聲調適中,重要的是還要能夠將詞句的抑揚頓挫表達出來。歌者在學習過程中,鍛鍊正確的呼吸及用氣技巧,是不可忽略的基本訓練;尤其是有志於演唱的學生,更需要花足夠的時間與耐心將歌曲的內容唸熟到成為自己的語言工具,把歌詞中的喜怒哀樂詮釋出來,與聽者分享,並做心靈對話。因此,好的音樂必須是活的音樂,是演出者內心真實的詮釋,是聽者由衷的反應;好的音樂可以幫助我們纾解各類負面的情緒,使心靈提昇、淨化且轉化成為和平進取並激發關愛的行動,不是一味的獨白,而是一種心靈的溝通。

本書並非理論書籍,而是一本工具用書,提供給喜愛德國藝術歌曲並希望走向專業領域的歌者使用,筆者盼望藉此書,可以讓每一位喜愛德國藝術歌曲的讀者,不但在練唱上有事半功倍的經驗,在詮釋上更能得心應「口」!為了讓讀者快速的找到所要的曲目,因此在目錄中,先按照歌曲標題的字母先後順序(含標題的冠詞)排列,然後,在附錄中會按照作曲家的姓名以及詩人的姓名提供索引。本書或許不盡完整,僅盼望讀者能夠方便使用,很快找到所需要的曲目。而且,本書内所選的作品是國内聲樂學生普遍喜歡聽,也多半愛唱的曲子,一共八十首。内文中除了字對字,句對句的翻譯之外,還加上音標,並在每個句子中畫出重要的字,方便讀者唸出抑揚頓挫!

在此感謝鄭芳雄教授替我在歌詞翻譯部分作了精確的修飾,更感謝就讀北藝大音樂學碩士班的林玫綺同學,在繁忙的課業之中,撥空為我處理電腦文書,並協尋特殊的音標字型;當然若非康美鳳教授的信任,我不知道何時才能完成此書;也感謝家人每年寒暑假陪伴我寫作,給予我精神上的支持;更要謝謝么女畢志安(Angela Davis)特地在其繁忙的歌劇演唱季中,抽空為此書錄製有聲Mp3,以示範本書這八十首歌詞的發音吐字及抑揚頓挫。

曲目/目錄

緣起
前言
作者簡介
第一章 德語的發音吐字
 第一節 認識德語中的母音和子音
  一、母音
  二、雙母音
  三、子音
 第二節 德語發音中的常見錯誤及改正方式

第二章 八十首德文藝術歌曲詩詞音韻與翻譯

第三章 姚老師的提醒
 第一節 關於歌者應該注意的事情
 第二節 簡易、有效率的練歌法

參考書目
附錄一 歌曲標題索引
附錄二 詩人索引
附件 德國女高音畢志安(Angela Davis)朗誦八十首詩詞的有聲Mp3

 
 
出版社:全音樂譜出版社
作者:姚立含
系列名稱:康謳紀念叢書:歌唱語文音韻系列
總書頁:261
商品編號:B498
ISBN:9789866054075
 

 

 

 
一般登入
VIP登入
0
購物車
搜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