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樂富創作《悲之愴》──為鋼琴獨奏的改編曲與模擬曲~李斯特.蕭邦
ISBN:9789868589957
李斯特1865年所作之『悲愴協奏曲』,是其最有份量且最具企圖心的雙鋼琴作品。作者魏樂富 Rolf-Peter Wille 為知名德國鋼琴家,將此作品改編為鋼琴獨奏版本,試著「恢復」李斯特雙鋼琴版本中現代化、更有效率的鋼琴技巧,同時也縮緊了作品結構。另外還收錄2首依蕭邦練習曲作品十之二而譜的習作。
備註說明
載入中,請稍侯...
商品說明
李斯特1865年所作之『悲愴協奏曲』,是其最有份量且最具企圖心的雙鋼琴作品。作者魏樂富 Rolf-Peter Wille 為知名德國鋼琴家,將此作品改編為鋼琴獨奏版本,試著「恢復」李斯特雙鋼琴版本中現代化、更有效率的鋼琴技巧,同時也縮緊了作品結構。另外還收錄2首依蕭邦練習曲作品十之二而譜的習作。
 
【悲愴協奏曲】
 
1865年之所作悲愴協奏曲,是李斯特最有份量且最具企圖心的雙鋼琴作品。在1851年Breitkopf & Härtel 出版社出版了鋼琴獨奏的版本,雖然不如之後李斯特所作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一樣普遍,但由於此作品預期了日後b小調奏鳴曲的形式──大型而無標題的作品──而成為一首具重要性之樂曲,它展現了與「奏鳴曲」和「浮士德交響曲」同樣,在結構上,明顯主題關聯的相似處。李斯特曾計畫將此曲以鋼琴協奏曲形式為寫作主要觀念;我們可以經數首存在的鋼琴協奏曲的改編曲來證實。(其中包含李斯特自己的改編曲)
 
同時,在總譜裡的一些標示,如:“qusai arpa”(如豎琴一樣的),“quasi timpani”(如定音鼓一樣的)…等,都可以證實原為有計劃的協奏曲式寫作,事實上,曲中第一鋼琴的部份從頭到尾一直如獨奏似的。
 
獨奏的版本鮮少被演奏,「悲愴協奏曲」的雙鋼琴版本成為了許多人彈奏的曲目。「悲愴」之字,經常被英語系國家與現代較負面的用法錯認。其實Pathétique「悽惻哀慟」之意,而蓄意以熱烈演敘性格來喚起哀痛,附點音符主題在「悲愴」樂曲中非常典型,如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李斯特的「悲愴協奏曲」或是史克里亞賓的悲愴練習曲作品8 No.2,並且它們也都指向著某種特定的英雄式品質。
 
作於1986年為獨奏版本的改編曲,我自己嘗試著“恢復”李斯特雙鋼琴版本中現代化,更有效率的鋼琴技巧,同時也縮緊了作品的結構。
 
 
 
【作者簡介】
 
魏樂富
Rolf─Peter Wille
 
原籍德國,1954年生。
 
德國漢諾威音樂大學藝術家文憑、
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博士。
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並活躍於世界各地演奏舞台。
 
著有:
《冷笑的鋼琴》、
《怎樣暗算鋼琴家》、
《台北沙拉》、
《鋼琴家醒來作夢1, 2冊》(葉綠娜中譯)
《葉綠娜魏樂富雙鋼琴25年》。
《李斯特悲愴協奏曲研究》。
《魏樂富&葉綠娜鋼琴曲集(戲)》。
《魏樂富創作(愛之夢)》
(音樂會改編曲為──雙鋼琴,三架鋼琴及四手聯彈)。
《魏樂富創作(悲之愴)》
(為鋼琴──獨奏的改編曲與模擬曲)。

 

曲目/目錄

1.     悲創協奏曲-李斯特/改編:魏樂富
Concerto Pathetique------Franz Liszt  arr. Rolf-Peger Wille
2.     兩首依蕭邦練習曲作品十之二而譜的習作-魏樂富
Two Studies on Chopin’s Etude Op.10 No.2------Rolf-Peter Wille

 

出版社:全音樂譜出版社
原文書名:Rolf-Peter Wille Arrangement and Paraphrases for Piano Solo
作者:Rolf-Peter Wille 魏樂富
譯者:葉綠娜
出版日期:1970/1/1
總書頁:43
商品編號:P344
ISBN:9789868589957

 

 

 

 

 

 

 

一般登入
VIP登入
0
購物車
搜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