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CD=SONATINEN小奏鳴曲(2)~日本全音授權中文版
備註說明
載入中,請稍侯...
商品說明
 

1.      日本全音出版社 正式授權

  

 

2.      單品CD*2

  

 

 

*小奏鳴曲的練習順序


BEETHOVEN : Sonatine 5
 
DIABELLI: Op.151 No.1
 
BEETHOVEN: Sonatine 6
 
DIABELLI: Op.151 No.2
 
DIABELLI: Op.151 No.3
 
DUSSEK: Op.20 No.4
 
KUHLAU: Op.55 No.4
 
KUHLAU: Op.88 No.1
 
KUHLAU: Op.88 No.2
 
KUHLAU: Op.55 No.5

 

KUHLAU: Op.55 No.6
 
CLEMENTI: Op.38 No.1
 
CLEMENTI: Op.37 No.2
 
CLEMENTI: Op.38 No.2
 
CLEMENTI: Op.38 No.3
 
*作曲家略傳


1.  庫勞(Friedrich Kuhlau)[德國-丹麥]

1786年生於攸爾茲恩,1832年歿於林格畢(哥本哈根附近)。曾經在漢堡師事修邊克學習和聲,1810年逃避兵役而前往哥本哈根,成為鋼琴與音樂理論的教師。1813年出任王室管弦樂團的長笛手,並創作丹麥語的歌劇。1818年被任命為宮廷作曲家,1828年獲頒「教授」頭銜。他留下許多作品,特別是被採用為初及教材小奏鳴曲,至今仍是鋼琴學生們必彈的曲目。


2.  克來曼第(Muzio Clementi)〔義大利〕

1752年生於羅馬,1832年歿於伊布夏姆。自幼師事布洛尼學習鋼琴,另外追隨阿狄伽里學習風琴與音樂理論,年僅9歲就成為風琴師,奠定相當的地位。1776年受到英國人貝克福特的賞識而隨之前往英國,並在當地學習鋼琴與作曲,1770年在倫敦舉行公開演奏會獲得成功,1773年將所作的Op.2的3闋鋼琴奏鳴曲呈獻給海頓。1777年~88年間擔任倫敦義大利歌劇的大鍵琴指揮,1781年起到各地演奏旅行,在維也維還跟莫札特成為棋鼓相當的好對手。之後在倫敦引退,經營鋼琴製造公司及出版社,同時在其門下還培養出克拉邁,末謝勒斯,卡爾克步倫納等傑出的弟。留下包括:交響曲、序曲、鋼琴奏鳴曲等豐富作品。


3.  海頓(Joseph Hydn)[奧地利]

1732年出生於羅勞(Rohrau),1809年歿於維也納。他出生貧苦家庭,作曲法的基礎是靠自學而得。他在維也納首度嘗試創作弦樂四重奏曲,其次又寫了交響曲、嬉遊曲等作品,成為公認的作曲家。海頓承襲巴嚇或曼汗樂派等的一個時期,與莫札特以及貝多芬共創維也納古典派的黃金時代,在器樂作曲方面,給兩位年輕的晚輩極大的影響。他最大的績在於確立克典派時代器樂作曲法完備的形式。將奏鳴曲形式由幾乎完全是作為個人音樂表現的內在需要,提昇為基於器樂思考的古共典型。還有,他的鋼琴曲大部分是大鍵琴而寫。


4.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奧地利]

1756年出生於薩爾茲堡,1791年歿於維也納。他是薩爾茲堡選帝侯的宮廷管弦樂器小提琴手雷歐波特(Leopold)之子。具有學會種種樣式並予以消化吸收,再創自我音樂風格的天賦能力,他一方面與海頓同樣以古典的勻整感為中心,時而又意圖藉由陰慘的旋律呈現苦惱的面相或惡魔般唐突的變化,或藉由音階風的和聲展現浪漫的異彩。類似這樣的豐富多樣性、非合理性也就成為他作曲的最大要素。他的奏鳴曲融合德國音樂深刻、嚴謹的性格與義大利風美麗感性的旋律構成,優雅且具有淡淡的哀愁。他的奏鳴曲融合德國音樂深刻、嚴謹的性格與義大利美麗感性的旋律構成,優雅且具有淡淡的哀愁,同時還結合了貴族般高貴旳情感。

 

5.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國]

1770年生於波昂,1827年歿於維也納。他是選帝侯禮拜堂男高音歌手之子,很小的時候起就接受父親嚴格的音樂教育,並展現音樂才華。1779年師事倪飛(Neefe)與黎斯(Ries)學習作曲與演奏技巧,這對他的人格也有很大的影響。他的音樂不是民族性的國民音樂,而是普遍性全人類性的,與巴赫同樣有著極端日耳曼的德意志色彩。隨著他的耳疾日益嚴重,造成他對周遭抱持激烈、極端的態度,性格因而變得孤僻獨立,但他心中卻仍充滿探索的意志,竭盡所能鑽研各種音樂,並內化為自己創作的養分。他的作品包括九闋交響曲、歌劇、鋼琴協奏曲、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小提琴曲、彌撒曲等,所有的作品一般而言都比他之前的作曲家所完成的客觀美表現的更進一籌,是具有獨特的個情,內含豐富主觀要素的音樂。從他遺作中發現的小奏鳴曲是他少年時代在波昂完成的作品。

 


6. J.L.杜賽克(Jab Laduslav Dussek)[波希米亞]

1760年生於契斯勞,1812年歿於聖.傑爾曼.安.雷(巴黎近郊)。他自幼開始學習鋼琴與風琴,日後成為風琴師。1782年在阿姆斯特丹演奏鋼琴一舉成名,又在漢堡師事艾曼紐.巴赫,1784年在柏林奠定他鋼琴演奏家的地位。在德國各地演奏之外,隨後也到俄、法國、義大利各地旅行演奏,1790年逃離鬧革命的巴黎,前往倫敦定居。

 

之後成為俄國宮廷音樂家,晚年則活躍於巴黎。他是鋼琴演奏史上最早的名演奏家之一,為日後鋼琴音樂的興盛奠定基礎。


7.  狄亞貝里(Anton Diabelli)[奧地利]

1781年生於薩爾茲堡,1858年歿於維也維。他最初求學時立志當一名牧師,一邊追隨米歇爾.海頓接受音樂教育。1803年定居維也納,成為教師與作曲家。1824年開始音樂出版的工作,出版貝多芬、車爾尼、藍納、舒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而他本身也創作一些作品,特別是貝多芬以他所寫的圓舞曲為主題的「33變奏曲」更使他聲名大噪。男外的2卷小奏鳴曲時至今日也還是常被拿來演奏的曲目之一。

 

 

 

 

 
一般登入
VIP登入
0
購物車
搜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