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音樂史(下)
作者/演奏者:Frank Tirro 著
384 頁
備註說明
載入中,請稍侯...
商品說明

★本書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周報「一周好書榜」推薦(1998.6.11)。 

爵士樂有「美國的古典音樂」之稱。它出身低微,今天卻受到全世界人們不分職業一致的崇敬與喜愛。本書不僅是一本爵士樂入門,更是一部歷史,結合了與爵士樂專業研究相關領域的學術成果,並對重要獨奏和樂曲進行分析:此尤為其他爵士樂書籍前所未有的創見。 

全書依時代和音樂的跨度分11章,除介紹代表人物外,亦著重於闡釋爵士音樂家、爵士樂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

 
 

目 錄

第八章 各種風格琳琅滿目40年代到50年代末 
──概述。酷爵士。第三潮流。西岸爵士。放克和硬博普。有新有舊。桑尼‧羅林斯。有借用的。調式爵士:邁爾‧戴維斯和「有點心酸」專輯。社會為因,音樂為果。總結1950年代。 

第九章 社會革命和音樂革命60年代 
──緒言。自由爵士:歐奈‧柯爾曼。音樂反應。中心人物:約翰‧柯川。走在前面:60年代和70年代的邁爾‧戴維斯。新的組合。創造藝術家促進會。再來一次。 

第十章 困惑與融合從70年代到80年代 ──緒言。歐奈‧柯爾曼。邁爾‧戴維斯東山再起。西索‧泰勒。鍵盤演奏家:比爾‧艾文斯、賀比‧漢考克、奇克‧柯瑞亞、基斯‧傑瑞和喬‧薩維努。氣象報告樂隊。摩訶毗瑟奴樂隊。創造藝術家促進會和芝加哥藝術團。排練樂隊和錄音樂隊。回顧這十年。 

第十一章 多樣化的風格經過80年代進入90年代 
──緒言。融合與邁爾‧戴維斯。新古典主義和現代比博普。溫頓‧馬沙勒。其他的新古典主義者。80年代的自由爵士:喬治‧路易斯。80年代的爵士作曲:安東尼‧戴維斯。後現代主義與爵士:簡‧艾拉‧布倫。新音響、新浪潮、新時代和美好的老式爵士。雷‧安德森。今天和明天。 

附錄I
  • 欣賞指南1 羅伯特‧強森,「我要抖掉掃把上的塵土」
  • 欣賞指南2 路易斯‧阿姆斯壯和他的熱爵士五人團,「短號雜碎」
  • 欣賞指南3 弗蘭基‧特倫鮑爾和他的樂隊,「鴕鳥舞步」
  • 欣賞指南4 亞特‧泰坦,「老虎散拍樂」
  • 欣賞指南5 艾靈頓公爵和他的著名的樂隊,「單簧管悼歌(巴尼的協奏曲)」
  • 欣賞指南6 貝西伯爵和他的樂隊,「腳趾癢癢」
  • 欣賞指南7 班尼‧古德曼和他的樂隊,「去莫斯科的使命」
  • 欣賞指南8 迪吉‧葛拉斯彼六重奏,「騰雲駕霧」
  • 欣賞指南9 李‧康尼茨∕沃恩‧馬爾希五重奏,「棉花糖」
  • 欣賞指南10 查理‧帕克和他的四重奏,「堅信」
  • 欣賞指南11 傑瑞‧莫勒根四重奏和李‧康尼茨,「我簡直不相信你愛我」
  • 欣賞指南12 霍瑞斯‧席爾佛,「傳教士」
  • 欣賞指南13 喬治‧羅素,「蘿西的一切」
  • 欣賞指南14 邁爾‧戴維斯六重奏,「傑克爾醫生」
  • 欣賞指南15 約翰‧柯川四重奏,「巨人步伐」
  • 欣賞指南16 歐奈‧柯爾曼四重奏,「世紀之交」
  • 欣賞指南17 塞隆尼斯‧孟克四重奏,「班夏搖擺」
  • 欣賞指南18 邁爾‧戴維斯五重奏,「圓圈」
  • 欣賞指南19 氣象報告樂隊,「眼淚」
  • 欣賞指南20 溫頓‧馬沙勒四重奏,「德爾菲阿尤的困境」
  • 「欣賞指南」參考CD 

    附錄II
  • 記譜1 「真倒楣藍調」,路易斯‧阿姆斯壯的獨奏
  • 記譜2 「手拿烤肉闊步舞」,路易斯‧阿姆斯壯的獨奏
  • 記譜3 「西城藍調」,路易斯‧阿姆斯壯的獨奏
  • 記譜4 「靈與肉」,柯爾曼‧霍金斯的獨奏
  • 記譜5 「李斯特跳進來」,頭和李斯特‧楊的獨奏
  • 記譜6 「我無法起步」,迪吉‧葛拉斯彼的獨奏
  • 記譜7 「可擁抱的你」,查理‧帕克的獨奏
  • 記譜8 「小班尼」,頭和查理‧帕克的獨奏
  • 記譜9 「帕克的情緒」,引子和查理‧帕克的獨奏
  • 記譜10 「巨人步伐」,頭和約翰‧柯川的獨奏
  • 記譜11 「藍色火車」,頭和約翰‧柯川的獨奏
  • 記譜12 「那又怎樣」,邁爾‧戴維斯的獨奏 

    附錄III
  • 綜合性大事年表 

    附錄IV
  • 參考書目 

    附錄V
  • 唱片選目 

    附錄VI
  • 唱片索引 

    致 謝 

    譯 後 

    詞彙表 

    曲名對照 

    人名對照
  •  
     
     
     

    【書評】 

    爵士樂是美國的
     

    評介/孫秀蕙(政大廣告系教授) 

    爵士樂發展至今,至少已經有一百年歷史。對於任何一個嚴肅的爵士樂聽眾而言,在台灣要尋找資料詳實,解說豐富且具啟發性的爵士樂中文介紹書籍,有如海底撈針。一九七一年由簡而清先生翻譯,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的《爵士樂的故事》,雖然只談到現代爵士樂初期,但對於爵士樂源流與早期發展著墨頗深,對於台灣爵士樂的知識流傳貢獻良多,可惜早已成絕響。 

    這中間產生的斷層,一直要到九○年代中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唱片公司代理旗下爵士樂唱片並編輯音樂合集,電台開設爵士樂節目,聽眾對於音樂資訊的需求越來越高,出版社才意識到相關領域的商業潛力,爵士樂書籍的出版市場才又活絡起來,鴻溝方得以填補。近幾年來,出版社與唱片公司的相關出版品,仍以唱片和樂手評介為大宗,其間或有少數以淺顯文字介紹爵士樂發展簡史,作為入門者的敲門磚,算是踏出了一小步。 

    平心而論,由Frank Tirro撰寫的《爵士音樂史》,對於入門者並不適合。原著六百多頁的分量,翻譯後擴充為近八百頁,廣泛指涉各式各樣關於爵士樂形成與發展的相關資料,並且大量穿插了樂譜與詳細的樂理說明。書末附錄一的「欣賞指南」,並沒有搭配CD或錄音帶,可供讀者聆聽/閱讀(英文原著搭配諾頓公司出版的爵士樂合集──編按:此CD無法授權於台灣發行),非常可惜。《爵士音樂史》在解說文字中,大量採取Martin Williams主編,美國史密森圖書史料館出版的《傳統爵士樂曲集》(The Smithsonian Collection of Classical Jazz),以及新世界唱片公司的《美國音樂錄音大全》(Recording Anthology of American Music),作為說明範本。讀者若是缺乏相關聆聽材料,很難單靠閱讀方式了解爵士樂的基本曲式、結構、和絃進行與節奏。換言之,這是一本資訊充足,但對初級讀者而言,卻是門檻高、很難消化的爵士樂書籍。 

    雖然如此,本書所敘述的美國爵士樂發展史,仍有相當可貴之處。本書補足了國內相關書籍的盲點,對於早期爵士樂形成的歷史條件與文化條件有充分解說。在爵士樂源流部分,特別是藍調與福音詩歌的起源,散拍樂的普及,紐奧良爵士樂的流傳與擴散,各自代表的特色與經典人物等,均引用諸多文獻詳述。作者的考據也堪稱嚴謹,從黑人俚語、樂器音色到影響整個爵士樂發展的唱片工業,乃至於音樂與社會變遷的關連,作者循序漸進,在樂派、風格、樂手、樂曲等方面,儘可能地提供了相當專業且豐富的資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譯者顧連理先生在譯筆方面用功頗深,藍調歌詞與爵士樂曲名的翻譯非常傳神,為讀者開啟了探索(特別是早期)爵士樂中幽微深刻情感的窗戶,值得肯定。 

    ──《中國時報》開卷周報「一周好書榜」(1998.6.11) 

    -------------------------------------------------------------------------------------------------------------------------------------------------
    【書評】 

    值得鼓掌的爵士樂新書
     

    文/蘇重 

    在台灣的出版史上,爵士樂的中文介紹書籍真是少得可憐,記憶所及,第一本傑作,是今日世界出版社的《爵士樂的故事》,介紹非常詳盡,可惜出版時間太早(英文版一九五六,中文版一九六七年),現代爵士樂許多風格正在發展當中,對樂迷來說有些太過古老,而且,似乎早已絕版,想買也買不到。還有就是桂冠出版社於一九八九年的《表演的藝術》之中有一章論及爵士樂與流行音樂,論述精闢,但是篇幅太短,失之簡略,近年來,唱片公司開始有一些手冊式的介紹書籍,搭配CD銷售,對聽眾也有相當幫助,或許爵士樂迷對資訊的需求逐漸獲得注意吧,爵士樂介紹書籍逐漸增加,一九九六年時報出版了《認識爵士樂》(朗大衛著,韓良憶譯),圖文並茂,生動活潑,對入門者來說非常容易閱讀,還有,就是這一本剛剛出版的《爵士音樂史》。 

    對中文讀者來說,譯者顧連理相當用功,顯然做了許多考證工夫,譯筆流暢,特別是一些樂曲名稱的翻譯更是貼切有韻味,值得為他鼓掌,作者法蘭克‧提羅學養精深,對爵士音樂和歷史都有精湛的研究,本身也是一位爵士樂手,書中可以看到作者和名小號手克拉克‧泰瑞同台演奏的照片!對爵士樂各個時期的風格發展與樂手介紹評價都非常詳細,作者只問音樂誠意,對有風格派別都沒有成見(就算有,他也沒有表現出來)的客觀公正,真是令人佩服,書裡面同時穿插著大量樂譜與圖片,附錄中更是詳細列出名曲欣賞指南、獨奏記譜、年表、參考書目、唱片選目等等資料,對於認真學習的爵士樂迷來說幫助很大。 

    我說到「認真學習」嗎?這本書裡的資料的確有些難度,大量的樂譜和樂理論述,對樂理、視譜能力不強的讀者來說會有點困難,或許這幾年音樂教育比較正常了,時下青年們讀五線譜的能力已經進步了也說不定,可能是我多慮。其次,中文版沒有參考聆聽的CD或錄音帶,書中所提許多曲目在台灣找都找不到,對初入門的樂迷來說,一大堆不甚了的樂手名字,加上完全沒聽過的樂曲,可能真是難以消化。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本書所提到的三種曲集:「諾頓爵士樂薈萃」、「史密森學會傳統爵士樂曲集」、「美國音樂錄音大全(爵士部分)」,只是大約得花點錢向美國訂購,或者,你可以好好讀這本書。附錄一裡面傅慶堂先生已經提供了一些欣賞指南之中樂曲的CD名稱,可以拿來對照,附錄五之中作者也列出一百二十四張具有代表性與欣賞樂趣的唱片,讀者大可拿著書或作了筆記到街上唱片行找這些CD,要是真的找到了,樂趣一定會更高。 

    ──《音樂時代》第45期 

    -------------------------------------------------------------------------------------------------------------------------------------------------
    【書評】 

    深究爵士樂的工具書 

    蘇芩慧 

    第一次在書店裡看到這兩本書時,心中的確十分興奮,因為長久以來在臺灣書市當中,有關爵士樂的書籍實在少的可以;其中能有參考價值的更是屈指可數,絕大部份都是唱片公司為了宣傳旗下代理的爵士專輯或廠牌所編的目錄型冊子;不然就是缺乏良好架構的唱片選購指引。要想完整、有系統地了解整個爵士樂的發展、爵士樂的派別特質、甚至到爵士樂手的介紹,只能去少數幾家賣外文書的書店找那種原文精裝版的爵士樂書籍。直到最近,一家唱片公司大手筆地將爵士樂藝人及相關字彙依照字母排列順序編輯成冊且附上CD,推出了一套可算是入門工具的書籍,才讓臺灣眾多徘徊在爵士樂門外的樂迷終於有個比較方便的途徑來一窺究竟。但入門終究是入門,這樣的資料不可否認的還是有限,我們仍舊少了那麼一套中文的「爵士百科全書」,說百科全書可能誇張了點,其實我們需要的不過就是一本有著詳實的爵士樂歷史沿革、爵士樂藝人小傳、爵士樂發展過程中重要錄音介紹的書罷了。 

    這兩本乍看來十分大部頭的書,一經翻閱的確會有點嚇人,光是上冊就用了幾乎五分之四的篇幅在介紹早期爵士樂從散拍(ragtime)到搖擺(swing)這一連串的起源,最後才介紹Be-bop的興起及演變。下冊只用前半部在講述從40年代Cool Jazz的興起經過Hard Bop、Free Jazz到目前90年代爵士樂的發展走向,反而用整整後半本將一些爵士樂曲目挑出,附上樂譜做曲式分析。由於是翻譯書的關係,在書後還附上作者當初精心整理的書目、唱片索引及爵士樂大事年表等資料。 

    對眼前這樣一份頗具可看性的資料來說,筆者認為將對於已經對爵士樂稍具認識的樂迷才有比較多的吸引力,因為對一個只喜愛聽爵士樂而沒有在樂手、流派上有太多認識的聽眾而言,這兩本書中的用語有些嚴肅、艱澀。它的敘述不怎麼生活化,而是真正像在介紹一種文化、一段歷史一般的正經八百。可以想見的是:作者的初衷是希望能完整地將爵士樂的歷史發展做最忠實的呈現,而並非把這部書當作入門工具為第一考量。換上另一種角度來看這部書後,不難發現它的確按部就班地介紹給讀者一部清晰的爵士樂發展史,值得激賞的是書中更深刻記錄了不少爵士樂史上的文化事件及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另一個特色是:在書中介紹爵士音樂發展的過程中,會針對當時重要的藝人做一個小傳速寫,十分詳實,而不是沒有系統地單獨拆開來介紹。不過這些前提仍是讀者必須已經粗略了解藝人的一些事跡,讀起來才會比較進入狀況。 

    總體說來,翻譯出版這兩本書對於國內而言是件十分令人欣慰的事,讀者除了可以不用再辛苦地看外文書外,對爵士樂的發展也能清楚地掌握,甚至能夠幫助正在學習爵士樂樂器的讀者作樂理分析。作者在上冊「細火慢燉」的爵士樂早期源流更彌補了一般書籍略過的部份,讓爵士樂迷能夠將爵士樂更完整地盡收眼底。這將對對臺灣爵士樂的推動產生不小的貢獻。 

    ──《CD Hi雜誌》第70期
    一般登入
    VIP登入
    0
    購物車
    搜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