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說明
本首三重奏是嘗試將台灣的民謠素材,用現代的音樂語言表達出來。第一樂章 以莊嚴有力的前奏帶出充滿冥想色彩的「思想起」主題,第二樂章 主題富於哀怨的性格,但是也帶有諷剌、詼諧的氣息。小提琴與大提琴以古老複音音樂手法寫成,可說是一首幻想曲風的樂章。
【關於鋼琴三重奏】
鋼琴三重奏,從它的形成、曲式及配器看來是典型的古典形式。在浪漫樂派的作曲家手中,它慢慢擴大成極富表現力又有特色的寫作方式,而且都帶著強烈的民族樂風色彩,譬如德弗札克的「悲歌」三重奏。
本首三重奏是嘗試將台灣的民謠素材,用現代的音樂語言表達出來。所謂「民謠」,從它最原始的型態到各種的變化唱法,基本上都是很簡樸的。但是,它卻表達出人們的共同心聲,而不是個人主觀的感情。
台灣民謠大體上是建立在五聲音階的結構上,甚至有時只用三個音而已,就如同這首三重奏前三樂章的中間段所用的主題。五聲音階構成的旋律,由於沒有半音的音程,所以聽起來與大、小調構成的旋律很不一樣。因此在作曲的技巧上應加以特殊的考量與處理。
這首三重奏的四個樂章分別描寫出台灣民謠的不同特色:
第一樂章 以莊嚴有力的前奏帶出充滿冥想色彩的「思想起」主題。
第二樂章 主題富於哀怨的性格,但是也帶有諷剌、詼諧的氣息。小提琴與大提琴是以古老的複音音樂手法寫成,可說是一首幻想曲風的樂章。
第三樂章 是一首客家山歌作爲基礎,以大提琴的低音奏出,再以小提琴與鋼琴的對位形成一首類似巴洛克時代的「聖詠前奏曲」(Choralvor-spiel)。在風格上帶有一種民俗傳奇的風味。
第四樂章 是結束的迴旋曲,利用客家平板中的樂器間奏作爲主題。它描寫人們聚在一齊熱鬧、生動的場面。
本曲首演:一九九五年十月八日,在美國明州聖保羅市。鋼琴由作曲家擔任,小提琴由陳泰一擔任,大提琴由James Jacobson擔任。
【曲目】
關於鋼琴三重奏About the Piano Trio
徐頌仁 鋼琴三重奏「民謠」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出版社:全音樂譜出版社
原文書名:Hsu Sung-Jen Folksong Trio for Pianoforte, Violin and Violoncello
作者:徐頌仁
總書頁:37
商品編號:P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