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說明
本書之編寫以培養音樂素養為導向,結合樂理與基礎和聲之音樂相關理論,其架構以新課鋼為主軸,參酌大學音樂系與高中音樂班
術科考試之新題型,包含:數字低音與功能和聲、音階寫作與分析、移調寫作、音樂基礎理論、綜合理解之題組以模擬測驗,藉以補充音樂相關基礎理論之素養引導,提供教師教學之輔助以及學生學習的補充教材。
編寫之範圍涵蓋:譜號、音符、節拍、音程、音階、移調、裝飾音、符號、術語、和聲學、樂曲分析、中西樂器、中西音樂史、台灣音樂史....等,譜例主要取材自自家之作,並佐以部分新編寫之曲譜,以期盼完備教材內容。
翻轉樂理系列之音樂理論用書第一冊為新題型題庫,本書為翻轉系列之音樂理論用書第二冊,以模擬試題之形式呈現,其題型參考來自於升高中音樂班、大學音樂系術科考試之公告考題。升學考試之題型練習固然可達測驗分數之提昇,其練習重點不僅僅於此,除了基本之音樂知識,最重要的是以透過樂譜的觀察,體會音樂進行的風格邏輯,思考作作曲家創作之手法與其思維之展現,在樂譜紀錄聲音意象的同時,能感受音樂,體會到音樂的組織架構。
音樂的發展是先有音樂創作,形成音樂風格,之後才慢慢構築出音樂理論,音樂理論則是苇由參悟音樂作品的體現,而形成的芋種邏輯歸納。作曲家是音樂思考構築的前行者,樂譜上所有的標示與紀載都應尊重看待,創作在前而歸納在後,以至於音樂理論不一定能夠全盤涵蓋所有的音樂作品。建議以寬闊的客觀角度對待樂曲分析,有時只是因觀察角度的不同而分析見解有異。
本書在音樂作品譜例的選擇,西洋部分自中世紀涵蓋至二十世紀初的各時期作品,並同時體現各式樂曲類型。例如:聲樂曲、器樂曲、室內樂、管絃樂與歌刻縮譜...等。台灣音樂部分參酌採譜,例如:傳統音樂、福佬歌謠、客家歌謠、原住民歌謠...等。世界音樂、電影音樂、中西經典流行歌曲亦包含其中,以期兼顧多元性。
本書為樂理與基礎和聲之綜合引導音樂理論樂書,適用於已具備樂理與和聲之基本概念的學習補充,透過題型的引導,期盼能全面提升相關之音樂素養。